4/19/2012 05:10:00 下午
創業新聞

林偉龍(Tony)自小在外國長大,大學在美國修讀管理學及市場學,及後到英國深造,卻選擇了工程碩士。兩個學科看似南轅北轍,在Tony眼中,其實都與「創新」兩個字有關。他說:「就算你有一個好concept,背後亦要有強大的生產隊伍配合,將抽象的意念轉化成產品。如果技術上不可行,講到天花龍鳳亦毫無作用。」
九歲那年,Tony離開香港到外地升學,十八年後回流香港,與幾名親戚朋友創辦珠寶公司,他自己出任營業及市場總監一職。「我諗過develop一個concept,無諗過創業,因為創業需要很多資金,我的經驗亦不多。」幸好得到從事珠寶業的朋友支持,加上他覺得市場有需求,毅然勇闖新領域。
Tony創業那年,正值亞洲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。「其實那段時間創業是極難的,無人想購物,或者諗好耐先肯買。不過有危先有機,當時有好多大公司、大企業因為資金周轉困難而倒閉,亦有人相繼離開這個行業,為我們提供發展空間。做生意,少不免要冒險。」
長期在海外浸淫,Tony對創新的事物深感興趣。惟他認為,只有在技術層面奠下堅實基礎,好的意念才能開花結果,否則一切也是空談。「有時客戶提出的concept真係好離譜,根本無可能做到!」曾有客戶提議開發一種可以因應個人喜好而隨意配搭的手鐲,意念新穎;「個客堅持一定要用磁石製造,不肯改用其他物料;但磁石的硬度有限,就算用最強力的磁石,只要大力搖晃,手鐲亦會脫落,技術上並不可行。」雖然前後研究了兩年,但計劃最終被迫放棄。
始終都係香港好
Tony善於將意念付諸行動,發掘商機。一年前左右,他兼顧珠寶生意之餘,開始涉獵紅酒生意。「我認識一班朋友,他們對紅酒有興趣,但所知不多。」既然市場有需求,他遂聯同幾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另組新公司,從不同國家的酒莊挑選紅酒,選擇「自己試過,品質又好的紅酒」,透過互聯網發售。他更修讀品酒師課程,全情投入。「其實我都放好多時間落去,不會玩玩吓。如果當玩,期望自然會相對降低。」
去年底播出的一套電視劇,令不少港人確信「this...